amazing

爱发电:用户名amazing
凹三:amazing6769
催更群:938783837
  1.  40

     

    一个安静的repo:3

    最近收到的爱那么多,想用手心牢牢捧在胸口,却都要满得溢出来了,《寻找玛哈》和《别了,童年》这两个短篇,能引出慕雨如此诗意的意象和譬喻,实在是惭愧,感觉慕雨的长评里的精确与隽永,已经超过了文章本身的意蕴了~

     

    《寻找玛哈》当年曾是给一个热爱艺术史的姑娘写的文章,现在姑娘早已爬墙不再蹲坑了, 但是宫廷画师安东尼奥和法国大使弗朗西斯的形象,仍然使我迷恋。我将他们从旧文件夹里寻了出来,将这篇只有开头的文章重修和补完。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动荡背景下,我想要表现出更为复杂的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相交织的境况。是的,慕雨说的没错,作为宫廷画师的安东尼奥的命运,也是国家命运的隐喻,安东尼奥对艺术的认知,如同十九世纪的西班牙艺术,虽高贵典雅却深入黑夜,于光明之处向着神性,却于黑暗之处挖掘人性。他对理想中的“玛哈”的执著,也如同处在混乱动荡之中的西班牙对于现代化与自由的追求,虽然这个国家所追求的理念仍然是模糊的,如同面容始终迷离的圣徒,难以触及。弗朗西斯则是这种理念的化身,他如同法国之于西班牙,既是现代化道路上的领路人,也是令其痛苦不堪的爱人。这种国家拟人化的隐喻暗搓搓地出现在文章里隐蔽的角落,能够被挖掘出来,对于作者来说,真的是非常开心了。

     

    戈雅的那幅给法国大使吉尔玛德画的肖像画,在卢浮宫的西班牙画廊里,跟戈雅的其他作品放在一块儿,应该是很好找的。下回去卢浮宫的时候可以再注意看看呀!

     

    另一个短篇《别了,童年》想要表达的是完全不同的主题,关于成长和叛逆,也关于每个人对童年的苦涩回想和留恋。然而童年本身又是如此美好,值得用如同盛夏果实般的色彩去描绘,慕雨从文中看到了这种斑斓却短暂的色彩,我已经无憾了。而看到“童年只是未来的倒影,是近百年后山丘的悲歌,是五月风暴里封锁大学校园投掷脏话和激进文字的那对情人的倒影,是岁月如歌时钟叮咚的回音,是遥远大陆上隔着一朵鸡蛋花的那个亲吻”这段,更是要开始暴风哭泣了,那些在留学岁月里随意涂抹的短文能够被一直惦记着,并且能够从《别了,童年》这短短的七千多字里看到这些文章的影子,这是真爱啊!


    卡尔德隆的《人生如梦》在微盘里可以搜到译林出版社1991年版的,而且还是西班牙文化部支持出版的,安东尼奥为了卖出他家文学的安利也很是卖力。

     

    然而这两篇短文都有不少缺憾,太过于仓促,情节过于简单,结尾都有匆匆完结之感。慕雨所说的记叙太少,确实是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引发一些美好的联想,也就足够了。还是要非常感谢慕雨的repo,大家读完这本子后有什么想法也可以一起来讨论的!笔芯❤


    凯彟¤慕雨:

        关于《来吧,我的良人》和《寻找玛哈》和《别了,童年》


        很久以前就知道寻找玛哈这个文了,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对于我这种文盲来说好像在看艺术史科普一样🙈

        当时仅仅只是放出的题目和开头,就已经足以让人记忆犹新了。毕竟这篇文从一开始创设的意象就那般强烈:

        一个梦寐般的影子。一个古老民谣与神圣咏叹调的结合体。

        一个本就如此矛盾的代号,却偏偏被安放在了看似不可亵渎的淡金色头顶上,安放在冰冷的强权和华贵的宫廷中间。一具永恒的无垠肉体,却偏偏被安放在略带皱纹的眼角,安放在温软而不甚炽热的言语中间。

        旋律。舞台。困境。梦寐。

        仿佛一幕时而严肃时而荒诞的戏剧——太太写au的时候似乎很喜欢带点国拟人的隐喻,这篇里安东给我的感觉也和西班牙的艺术(?)有点像,既能背诵圣经也会吟唱谣曲,既会躺在手脚架上心不在焉也会小心翼翼地穿上礼服;比起烈日其实更喜欢黑夜,广博的黑夜,故事从画家手中乌黑的炭笔开始,被黑夜里神秘人的来袭推向高潮,又在未完成的星空下戛然而止。

         国家的衰亡,傀儡的国王,街头的战乱,也在玛哈背影的两重性之后悄然浮现。

         在寻找玛哈的是大番茄和板鸭的艺术家们,其实文中的亲分又何尝不是玛哈甚至戈雅的另一个侧影呢?

         亲分在试图寻找画中人的灵魂,弗朗又何尝不是在寻找日趋璀璨的古老长廊里足以压轴的那副作品呢?

       毛姆说,西班牙人擅长的是人的艺术。于是终于他们没有成为彼此的模特和藏品,却完成了对对方生命的雕琢。看到结局的时候,我想,安东没有机会告诉弗朗真相,但他的心意一定还是传达到了的吧?

        那抹狂喜的笑容,低下头试图掩藏的时候,或许就已经被另一个满怀心事的灵魂捕捉到了吧?

        就像某两个国家那样。

        也不知道我这个理解有没有点逻辑>_<

        另外,从原来未完成的长篇变成完整的短篇,感觉比起我想象中的成品少了些记叙之类的,但是意外地很有戏剧性和压迫感了!总而言之,是一篇鼓点急骤却又浪漫彻骨的故事!!给大家卖安利!!

    (顺便吐槽一句,明明很想做一个文艺青年,所以在卢浮宫特意找了亲分家画作的我,却只记得戈雅好像有个火腿什么的……太绝望了………差一点就看到文中的画了!

        好遗憾!!


        以及另一篇,名字萌萌哒😂😂😂不过其实比上一篇更喜欢?!

        可惜现在为止还没有看过卡尔德隆,毕竟中译版实在是太少了………书中的故事作为本书的主线之一非常迷人,让人产生了想去看看的冲动!

        现在好像有不少作家都会写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是古老神话投射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子什么的,这篇乍看也有些丝丝缕缕的预言感,却是对于碎裂未来和书中梦幻的同时隐喻。即使是在最年轻最美妙的场景里也缠着阴影,即使是最令人惊叹的句子也描画着赤裸裸的忧伤,以至于看到一半甚至就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时间逆流,童年只是未来的倒影,是近百年后山丘的悲歌,是五月风暴里封锁大学校园投掷脏话和激进文字的那对情人的倒影,是岁月如歌时钟叮咚的回音,是遥远大陆上隔着一朵鸡蛋花的那个亲吻。

         描写很舒畅,想起那几篇神作的同时,也感觉到a大一直在进步诶😂

         总之,可能是石墙之类的标志物,偷偷营造了一种flag林立的气氛,所以看着看着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太太的文里那些如沾着露水的果实般灿烂鲜明的颜色……我超喜欢a太太写的略带点叛逆形象的法西的!也许是年龄和观念带来的鲜活感吧,总觉得很凝实呢,不像是平时看到的那种飘渺而美好的形象,而是那种在文字中明暗交替的狂喜和苦闷,疼痛和悲伤,都借由两句年轻的身体很好地表现出来了。

        阅读时感觉画面存在两条很鲜明的轴线呢,一条是梦幻的书中的纸屋(即使是严厉而阴沉的天主教学校,因为爱人的存在,也被赋予了一种乌托邦的感觉?),母亲的凝望,书页的温暖……与之相对的另一极就是历史的浪潮了吧,有趣的是和上一篇不同,法西两个人物并不是从对立的两极中走出来的,而是从同样的乐园中,从自由的庄园与浪漫的书店中走来。看似不同其实却又让相悦成为必然。

        同样品尝着欢愉带来的痛苦,同样抛下对方独自走向历史的残酷无边,麻木像海一样淹没躯干,曾经不屑一顾的少年终于也拿起十字架祈祷,而昔日苦中作乐的爱情终于只剩下对疼痛的记忆。

        盛夏终结,果实爆裂。波兰王子的呼唤还没有到来。

        在这样一个大夏天看见这么清凉解暑的一篇文,真是太好了(完全不是


        总而言之!不知道本还卖不卖,淘宝应该还能搜到!另外几篇文也超赞!既有美丽的bg也有唯美的日常系,开篇就是萧寒太太轻快优雅的文风,配图也都很好看……

    只不过大家读的时候跟在这两篇后面的撕掉就好。先撕个二十页吧。只看我飘的超萌配图就好啦ˊ_>ˋ



     

    APH安东尼奥弗朗西斯法西仏西西仏西法

     

    评论(4)
    热度(40)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